2025年7月13日上午,第三届低碳科学国际会议(DeCarbon2025)在重庆正式拉开帷幕。本届会议主要围绕零碳排放、高效能源储存和转换、能源收集和利用、清洁环境和长期可持续性等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学术讨论。本次会议共有8个大会报告、32个主旨报告和200余个分会报告,由重庆大学主办,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协办,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联合承办。
开幕式由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廖强教授主持。廖强教授介绍了现场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向参会的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们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希望众多专家学者的独到见解和前沿观点能为我们带来深刻的启发和思考。


会议主办单位重庆大学校长助理朱才朝教授致辞。朱教授对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前来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以及新老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朱教授认为重庆大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提出本次会议对于推动低碳科学、能源高效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重庆大学对低碳能源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创新,进一步深化国际领域内低碳科学的合作。最后,朱教授祝愿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新加坡国立大学John Wang院士为大会致辞。他谈到重庆在促进国际合作和推动尖端高端技术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他表示通过本次会议,可以共同寻找和探索低碳经济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解决全球能源挑战做出贡献。

随后进行大会报告环节,由John Wang院士和王连洲院士先后主持大会报告。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Anthony K.Cheethamy院士作了题为“低成本钙钛矿甲酸盐MOFs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的线上报告。香港理工大学王连洲院士作了题为“用于太阳能转换的半导体材料”的大会报告。上海交通大学王如竹教授作了题为“热泵与储热集成:脱碳的关键”的大会报告。新加坡国立大学薛军民教授作了题为“一种新的析氧反应电催化剂描述符”的大会报告。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Anthony Cheetham院士作题为“低成本钙钛矿甲酸盐MOFs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的线上报告

香港理工大学王连洲院士作题为“用于太阳能转换的半导体材料”的大会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王如竹教授作题为“热泵与储热集成:脱碳的关键”的大会报告

新加坡国立大学薛军民教授作题为“一种新的析氧反应电催化剂描述符”的大会报告
本次会议设置了碳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生物质高效转化及利用、光-电-热转换与器件、钙钛矿及其他半导体材料、能源催化转化、电化学储能、氢能及燃料电池、相变传热及热储能、先进核能技术与核安全9个会议分论坛,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会,以大会报告、主题报告、口头报告等形式开展学术交流。
7月14日下午,由孙艳明教授和徐梽川院士先后主持会议。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永舫院士作了题为“窄带隙有机受体光伏材料”的大会报告。南洋理工大学徐梽川院士作了题为“氧电催化中的自旋促进效应及其扩展”的报告。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罗贤俊院士作了题为“新加坡材料工程研究院的新能源研究”的线上报告。新加坡国立大学罗健平院士作了题为“1T´相二氧化钼电催化”的线上报告。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永舫院士作题为“窄带隙有机受体光伏材料”的大会报告

南洋理工大学徐梽川院士作题为“氧电催化中的自旋促进效应及其扩展”的报告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罗贤俊院士作题为“新加坡材料工程研究院的新能源研究”的线上报告

新加坡国立大学罗健平教授作题为“1T´相二氧化钼电催化”的线上报告
大会最后,由会议秘书孙宽教授主持闭幕式。为了鼓励更多的青年学者在会议上作报告,开展学术交流,助力青年人才成才,本次会议还设置了DeCarbon Young Scholar Award并举行了颁奖仪式。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冉景煜书记与新加坡国立大学John Wang院士对本次会议进行大会总结,西北工业大学官操教授宣布2026 DeCarbon会议公告,至此,会议圆满结束。

会议秘书孙宽教授主持闭幕式

DeCarbon Young Scholar Award颁奖仪式

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冉景煜书记大会闭幕致辞

新加坡国立大学John Wang院士大会总结

官操教授宣布2026 DeCarbon会议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