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0日下午,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举行新入党党员宣誓仪式。参加宣誓仪式的有新入党的35名学生党员,仪式由组织员彭弘老师主持,学院党委副书记徐方正同志出席并担任领誓人。仪式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开始,党员同志们在徐方正同志带领下,面向党旗庄严宣誓,表达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徐方正同志代表学院党委对新党员的加入表示祝贺。他勉励同志们,入党后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增强理论修养;要...
2019年12月26日下午15:00,2019年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一流本科教育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研讨会于重庆大学A区国际会议厅如期举行。参与本次研讨会的人员有:教务处处长李正良教授,副处长袁云松、李楠及罗远新教授,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吴昊副研究员,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廖强教授,党委副书记徐方正,副院长冉景煜教授、李俊教授、孙宽研究员,以及学院全体教职员工与学生代表,会议发布了《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19年12月24日19点30分,第八届“争鸣杯”五院辩论赛决赛在虎溪校区DZ126正式举行。新闻学院与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在此展开最终的角逐。
为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2019年12月 25日下午3点,重庆大学理论学习宣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肖云教授在重庆大学A区五教201教室,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师生做了一场 关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报告中,肖教授介绍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基本情况,从如何充分认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2019年12月22日晚上19:00,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师生共同在虎溪小剧场举办“能歌能舞,动情动人”主题的迎新晚会。学院院长廖强教授、学院党委书记潘良明教授、学院党委副书记徐方正老师、学院副院长冉景煜教授、学院副院长孙宽研究员以及部分教师、2016级、2018级、2019级本科生及研究生共同出席晚会,师生共话友谊、共创未来。激情四射的开场舞结束后,学院领导依次上台表彰2018-2019学年师生共同取得成就,并表达...
2019年12月19日下午,中国共产党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五教306隆重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校党委常委、党委办公室主任冯业栋同志,校组织部张海鸥同志。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代表共110名参加了大会,学院班子成员、民盟盟员李俊同志列席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徐方正同志主持。大会在全体与会人员庄严高声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正式开幕。张海鸥同志代表学校宣读了校党...
近日,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6级三名本科生(孙哲、何娅、熊帮伦)在第十二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810611057)的支持下,在国际知名期刊《德国应化》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IF=12.257)上发表以“Performance-enhancing Approaches for the PEDOT:PSS-Si Hybrid Solar Cells”为题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本文重点讨论了提高硅基杂化电池性能的途径及机理。包括使用助溶剂,表面活...
2019年12月12日上午,应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邀请,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Rafael Macian-Juán教授做客“重庆大学工程科学前沿讲坛”,在能动学院303教室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Rafael Macian-Juán教授作了题为“Uncertainty and Sensitivity Methodologies in Best Estimate Safety Analyses(最佳估计安全分析中的不确定性和敏感性方法研究)”的学术报告。能动学院潘良明教授、苟...
西安交通大学Omid Mahian教授学术报告2019年12月6日下午,应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邀请,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Omid Mahian教授在第八教学楼408教室与我校师生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学术交流以及研究经验分享活动。本次活动由付乾研究员主持。本次讲座有助于师生学习纳米流体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能量系统的分析,有利于师生学习优秀的研究经验、促进原始创新。Omid Mahi...
2019年12月5日下午,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303会议室展开了两场精彩的学术交流活动。日本北海道大学的藤田·修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胡隆华教授做客“重庆大学工程科学前沿讲坛”,本次前沿讲坛由冉景煜副院长、苟小龙教授主持。藤田·修教授向我校师生作了题为“Research on Solid Material Combustion in Microgravity followed by ISS Experiments”的学术报告。从如何实现微重力环境、微重力环境下的物理现象,再介...